第84章 熊廷弼卸任前的最后巡查-《挽明:从在野侯爵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袁应泰心很软,又坚定贯彻对辽人温和、宽厚的方针,拒绝了南军将领要诛杀典型的建议,最后就是关起来一阵略施薄惩……

    这样下去,熊廷弼调九边和南军,严格约束兵马的努力就要前功尽弃。

    幸亏王宏宇已经带着兵马表现出极佳的军容和士气,陈策等将领也和一些九边将领搞好了关系,梁仲善、尤世禄等都对南军报以好感。

    这几个将领达成约定,一起严格约束兵马不得私自享乐。几部兵马加大力度巡查,一旦发现这几部的兵卒跟着兵油子们去腐化,一概抓住并严肃处理。

    在南军几位将领努力下,九边的这几支兵马也和南军一样,抓紧展开合练,熟悉彼此作战风格。

    几日后,大军跟随袁应泰到了广宁。

    卸任的辽东经略熊廷弼,一直留在此地,准备与袁应泰交接职位。

    按照一般职位接替,熊廷弼完全可以接到诏令时就离开,在山海关或者其他地方交接都可以,然而他恪尽职守,一直在辽东前线等待袁应泰抵达。

    熊廷弼和袁应泰私交还算不错,一个是前线主帅,另一个是为前线大军搞后勤的,两人合作密切,互相有所称赞。

    然而局势已经如此,袁应泰做好了取代老上级的准备,决心指挥大军大展宏图踏平建奴。

    熊廷弼劝他先保持原有方针的话,大多没有听进去。

    两人看起来关系融洽,其实对于战局的看法和战略想法已经渐行渐远。

    首先是客兵与辽兵的问题。

    熊廷弼知道蓟辽剩下来的多是兵油子,所以非常重视三边、川兵这样的客军。袁应泰当然也重用客军,但是为人十分宽厚,认为对蓟辽的兵油子们和中立的百姓应该施以怀柔,要拉拢团结,不能把他们推向建奴努尔哈赤。

    听起来似乎后者更有道理,但熊廷弼认为这种想法太想当然。团结不能靠着仁义,而是要靠实力,而绝大部分文官都太过轻视建奴的实力了......

    然后在对待蒙古难民的问题上,两人意见完全相反,熊廷弼是坚决阻拦难民入城,袁应泰是都放进来,并且招募为兵。

    这些矛盾本身属于两位经略的战略想法不同,但是延伸到军中,就带有一些派系与本地、客兵之间的矛盾,变得更加微妙。
    第(2/3)页